

“倒刺”在医学上被称为“甲周倒刺”,西医也称之为“逆剥”,而中医则称之为“逆胪”。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甲周皮肤困扰,其主要特征为手指甲周边的皮肤发生倒卷、撕裂及翘起等现象,形态多为纵向三角形的撕裂状,细小的三角形尖端会剥离并上翘或倒卷,一旦触及便会引发疼痛。尽管这种皮肤损伤看似微不足道,但它确实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与不便。长倒刺后该如何处理?
长倒刺后,正确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,以避免不必要的皮肤创伤及感染风险。首先,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试图直接撕扯倒刺,因为倒刺与肌肉是连在一起的,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撕拉倒刺时,不仅疼痛,还会让周围的皮肤受伤,甚至引发流血,导致手部感染。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用温水浸泡双手几分钟,让指甲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,然后用锋利且清洁的指甲剪将倒刺整齐地剪掉。这样可以避免皮肤受到进一步的伤害,并减少感染的风险。
菏泽惠泽皮肤专科医院专家提醒,处理倒刺时应保持耐心与细心,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。通过温水浸泡与正确使用指甲剪,我们可以安全、有效地解决这一常见的手部皮肤问题,维护手部的健康与美观。